|
點擊下載此歌曲
楊芳(1770~1846),字誠村,松桃廳城關(guān)人。自幼家道貧寒,好讀書,苦練武,迫于生計,投身行伍。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鄧、吳八月領(lǐng)導湘黔苗民起義,他偵察報信,得上司賞識,提為臺拱營守備。嘉慶二年至四年(1797~1799),隨軍到湖北、四川、陜西清剿白蓮
石柳鄧(?~1797),松桃廳大塘汛大寨營苗百戶,乾嘉苗民大起義的發(fā)起者。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石柳鄧同石三保、吳八月等人在黃瓜寨召開軍事會議,提出“逐客民,復(fù)故地”的口號,首舉義旗,轉(zhuǎn)戰(zhàn)黔東、川南和湘西,在平隴會師后,被“吳王”吳八月封為“開國將
戴人?。?869~1921),字雅澄,號良臣、文癲、飲書醉,松桃縣乜江鄉(xiāng)后洞村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59),考取乙未科第十一名舉人,次年入安徽高等警察學堂,結(jié)業(yè)后在松茂書院、崧高書院任教。民國四年(1915),戴人俊被選為貴州省議會議員,在貴陽歷任《貴州勤報》
賀增齡(1868~1937),號夢庚,苗族,松桃縣坪塊鄉(xiāng)人乜道寨人。少時讀私塾,后聞銅仁府名師喻竹君在盤市營設(shè)館施教,前往授業(yè),孜孜求學。二十歲考取秀才,后又考上廩生,充當縣試考生的保薦人。在參加銅仁府的歲考和科考中,成績優(yōu)異,名列前茅。清光緒赴貴陽參
羅啟疆(1902~1940),字封榮,后改效之,松桃縣達車鄉(xiāng)張壩堰人。民國10年(1921)秋,羅啟疆立志從戎,投入川軍羅覲光師,任連長。次年,被保送到云南講武學堂第十八期學習。民國13年(1924)畢業(yè)回原部,升任師警衛(wèi)營營長。民國15年(1926)8月,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教
滕久榮(1925~1949),松桃縣冷水鄉(xiāng)渠崩人。1942~1945年,先后考入榕江國立貴州師范附中、都勻炮兵學校和重慶蜀都中學高中讀書。在國共兩黨斗爭激烈和學生運動風起云涌的現(xiàn)實面前,參加了“反內(nèi)戰(zhàn),反獨裁”的示威游行,獨創(chuàng)了《蜀光》壁報,親任主編,接受馬
歐百川(1894~1970),字學海,又名廷芳,苗族,松桃苗族自治縣盤信鎮(zhèn)柳埔寨人。任過松桃縣保安警察隊長,黔北游擊司令部軍需長和大隊長,黔軍第一師第二旅的營、團長等職。1926年夏,歐百川率部在銅仁編入賀龍所領(lǐng)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任上校團長,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