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人俊(1869~1921),字雅澄,號良臣、文癲、飲書醉,松桃縣乜江鄉(xiāng)后洞村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59),考取乙未科第十一名舉人,次年入安徽高等警察學堂,結業(yè)后在松茂書院、崧高書院任教。民國四年(1915),戴人俊被選為貴州省議會議員,在貴陽歷任《貴州勤報》主筆,民主社社長、道一中學校長、貴州警察同學會會長等職。民國十年(1921),因不滿袁祖銘部屬以籌備軍餉為由,敲詐勒索,中飽私囊,戴人俊當面痛斥,后被逼自盡。 楊漢增(1876~1935),號堯夫,松桃縣迓駕冷水溪人,從小隨父進城從舉人戴雅澄就讀。清光緒三十年(1904),赴銅仁府報考秀才,自寫八股文《我將去之》,得主考批贊:“意摯情真,悱惻纏綿,令人一唱三嘆!”獲取第一名。三十二年(1906),廢科舉,辦新學,擔任國文教員。民國元年(1912),被選為廳參議員,繼后歷任縣府秘書、行政科長、團防局長、經(jīng)費局長等職。楊漢增余暇喜作詩文,尤以撰聯(lián)聞名。其對聯(lián)詞語通俗,寓意深刻,喻古比今,勸善規(guī)過,教以處事為人之道,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縣里紳士常請他代為撰聯(lián)。1935年,漢增病逝,終年59歲。靠后人及親友借貸安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