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建猛兄弟發(fā)了一組詩《被時光追趕的人》,這組詩共有十首。讀之碰擊我的心扉,建猛是一個忙碌的人,他總是在忙碌中抽出時間寫出自己的感悟,這組詩是他的近作。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讀后或多或少要寫上自己的感受不負(fù)這份難得的友誼。
一次學(xué)習(xí)的路上,看到的是希望,落腳點是希望,他用詩歌的形式行走,那是通往知識的殿堂,那是憧憬教育的遠(yuǎn)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被時光追趕的人,注定有詩和遠(yuǎn)方。他在《被時光追趕的人》中寫到:四季在輪回中變化著顏色/被時光追趕的人/站在一個又一個零的起點上/貴陽是貴州的省會/更是我心中的向往/每去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慨/疫情發(fā)生以來/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活動范圍/收縮到一個極小的半徑內(nèi)/事情可以暫時擱置/時光卻不允許倒退/萬物都在以固有的方式前進(jìn)/列車啟動的剎那/從銅仁到貴陽的距離/在高鐵連接之下/彰顯一個時代的巨變/凝視窗外一閃而過的大樹/層層疊疊的落葉隨風(fēng)飄舞/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回望故鄉(xiāng)/總有一束光給人啟迪和希望。讀建猛的詩是一種享受,在充滿思考的文字里,我們看到一個健康而陽光的心靈朝氣蓬勃地書寫屬于自己的詩篇,盡管在其他人看來這樣的詩還有缺陷和不足,一個人的表達(dá)有自己的風(fēng)格就夠了。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是充滿希望和思考的,建猛用自己的心靈感悟時光的流逝,流逝的時光中會有一首詩娓娓道來?!赌黄鹉宦洹肪褪亲詈玫囊娮C,“日子在幕起幕落中上演/從日歷上撕下一頁/意味那一天永遠(yuǎn)不再回來/關(guān)于生活的見證/總讓我們防不勝防/每個人都希望繞開那些至暗時刻/事實不容許我們有任何選擇/如果眼淚能夠喚醒上蒼/地上早已淚流成河/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行走于塵世之中/應(yīng)該感謝相同的時間和空間/莫名就多出了一種緣份/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用大視野拓展大格局/日子緊挨著日子/我們的身影穿行其間/仿佛用一根無限長的藤條纏繞/一圈又一圈/人世間的滄桑/必須是反反復(fù)復(fù)?!逼鋵嵞黄鹉宦涫且粋€鄉(xiāng)鎮(zhèn)校長周而復(fù)始的生活軌跡,見證生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辛酸苦辣,在釋然中釋放滿滿的正能量。
有時候虛度的時間會讓人感悟深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虛度的時間長成了一棵樹/十年樹木,估計還要超過這個數(shù)字/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我講給孩子們聽過/李白成了偉大的詩人/從一個故事到另一個故事/百年樹人,盡管生命短暫/關(guān)于育人的話題需要代代相傳”這是《虛度的時間長成了一棵樹》中的詩句,這是對教育的思考,信手拈來,通俗易懂。從一個故事到一個故事就是教育的薪火相傳,延綿不絕。忙碌也要給生活涂抹顏色,這顏色是堅守,這顏色是簡單的永恒“生活是五顏六色的//找出一種喜歡的顏色并不容易/有很多的事物/需要特定的環(huán)境/好比一粒微不足道的種子/一旦找到可以生長的土地/就會把真心掏出,努力生長/那些平常簡單的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滑過/甚至沒有留下一絲痕跡/恰恰是不經(jīng)意的瞬間/反而成了一種永恒”這是《給生活涂抹一層色彩》中的詩句,簡簡單單的日子其實非常豐滿,他讓生活變得有趣,有夢,有思考,有顏色。
生命需要糧食,人生需要希望,一杯茶里的哲理是對人生的思考。建猛在《繞不開時間這個話題》中寫到:繞不開時間這個話題/生命不止局限于長度/在一杯茶的時間里/開始思索關(guān)于兩點之間/線段能夠測量,直線卻無長短大小/很多看似簡單平常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就像吃飯這件事情/人生是吃一餐,少一餐/認(rèn)真對待每粒糧食/這是生命的需要
/內(nèi)心的意志/點燃時光的燈火/人在哪兒,希望就在哪兒。其實讓人感動的是“人在哪兒,希望就在哪兒”這個希望是寬泛的,那是一個人詩意的天空接受時間的檢閱,生命的長度是充滿希望的行走,不虛度光陰和年華。
“山川的節(jié)奏是一本扉頁/在一個名叫立巖的小地方/容易想到立根原在破巖中/前面是高不可測的大山/背靠著另一座大山/走出大山變得迫在眉睫/枯枝敗葉里潛藏著生命的蔥郁/逾過冬天,便是春天/躺在某一個地方/在天花板里尋找思想的高度/經(jīng)歷什么就會明白什么/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如此反反復(fù)復(fù)/觸摸到未曾達(dá)到高度”這是《在天花板里尋找思想的高度》中的書寫,“立巖”是一個地名,它和建猛的詩意連在了一起,仿佛就鮮活起來,靈動起來,這樣的鮮活和靈動相得益彰,這是思想的鮮活與靈動,是一個教育者的思考融入現(xiàn)實的實踐后升華成詩意的表達(dá)?!把?,落入大地/厚與薄,喜與憂/終究是潺潺流水/春從年味中緩步而來/伴著炊煙,散發(fā)著幽香/五天一場,這是鄉(xiāng)場固有的節(jié)奏/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一場雪,叩開春天/小草微蕩,濕土里滾動著暖流/春光緩緩降臨/萬物擁有了秩序之美/駕著五彩的云朵/迎接嶄新的一年”在辭舊迎新的時候,建猛走在小鎮(zhèn)的鄉(xiāng)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張燈結(jié)彩的大街小巷是滿滿的意象,他的書寫是從“雪”開始的,在“厚薄”與“喜憂”中寫盡了一個個外出尋找生活的人們的境遇,雪景下覆蓋的是春天的希望,告別過往憧憬新的一年,其實冬天到了春天不會遠(yuǎn)了,辭舊迎新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人們向往美好的期待。
“這變幻莫測的天氣/昨天穿短袖,今日披棉襖/微雨燕子斜的畫面/那是春天的風(fēng)景/雨聲滴落在校園里/好像晶瑩的露珠/彈奏無人問津的樂曲/也映照著園丁忙碌的身影/一份平凡的職業(yè)/養(yǎng)活自己,也照亮別人/再多的憂愁也會隨著雨聲飄遠(yuǎn)”這是《雨聲》的詩句,最讓我動容的還是這樣聽雨,雨的變化是天氣的變化這是自然規(guī)律,建猛卻把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一個教育者思考的深度,平平凡凡的教師,在平平凡凡中養(yǎng)活自己,照亮別人,這是一種寫照,聽雨的人是清醒的,我想只有雨知道,只有詩人知道,字里行間中詩人告訴讀者,校園是幸福的,師者是幸福的?!安挥妙A(yù)報/就知道近段時間的天氣/夜晚風(fēng)雨急/白天時下時停/嘀嗒的雨聲/好奇地打量沉睡者的夢/翻身醒來,難免有嘆息/并不能看透這朦朧的煙雨/這四月的天,讓人難以揣摩/草木瘋長,生活依舊?!彼脑碌挠?,下在夢想的四月,睡夢中的嘆息是叩問生活的用氣,向往未來的決心,上高水長,夢想依舊,生活依舊,人間依舊,只是改變了時令,草木瘋長,也是夢想起步再出發(fā)。此刻我想到了我們讀書的時候,教室極為簡陋,只是土墻加鐵皮屋頂,師生上課時,雨打在鐵皮上,叮叮當(dāng)當(dāng),喧鬧非常,老師扯著嗓門喊,學(xué)生還是聽不清楚,這樣的時光已經(jīng)成為了久遠(yuǎn)的記憶,成為夢想中的吟唱。
建猛在《做回屬于自己的春天》寫到:用忙碌的身姿來定義春天/或者,在校園之中/有些荒蕪,那是無言的痛/有的孩子,自帶光芒/有的孩子,渾身帶刺/有的孩子,玩世不恭/更有甚者,無藥可救/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反射/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折射/不妨取出幾片春色/作為標(biāo)本,放進(jìn)書里/把光陰留下來/做回屬于自己的春天。這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校長的教育情懷,他用詩歌注解了現(xiàn)實中的鄉(xiāng)鎮(zhèn)教育及鄉(xiāng)鎮(zhèn)學(xué)校孩子的現(xiàn)狀。做一個有溫度的教師,才能做有溫度的教育,做一個有夢想的校長,學(xué)校才有夢想的未來,我想建猛就是這樣的人,這也是一片土地的期待。詩歌可以明志,從寥寥數(shù)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猛的詩意天空,他的表達(dá)是從芬芳土地散發(fā)鄉(xiāng)土氣息的濃縮。更是教育的詩和遠(yuǎn)方,停筆頓首,似乎還飄散著淡淡芳香,穿越時空而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