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縣委宣傳部)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也有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在蓼皋街道吊井灣社區(qū)西門組,有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叫郭小桃,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好媳婦,從不和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從沒紅過臉,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

家住吊井灣西門組的郭小桃,在鄰居心中是一位勤勞能干、和藹可親的好大姐;在父母和公婆心中是一位通情達理、十分孝順的好女兒和好兒媳;在兒子心中,是一位溫柔賢惠、謙愛無私、慈愛祥和的好母親。

郭小桃與丈夫楊正德結婚后,孕育了兩個兒子,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好在一家人和和睦睦、齊心協(xié)力,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直到2000年的一天,婆婆突然得了重病,臥床不起,從此給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郭小桃與丈夫楊正德放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帶著母親走上了四處求醫(yī)的道路。但事與愿違,婆婆并沒有因為他們的不放棄而有所好轉,就這樣一直癱瘓在床,一癱就是二十多年了。在老人癱瘓在床的這二十多年里,郭小桃與婆婆朝夕相處、悉心照料、無微不至、從未抱怨過,一如既往。作為病重的婆婆,長期癱瘓在床,有時候會發(fā)點脾氣,而且還愛嘮叨,郭小桃還是心平氣和地開導和照料,盡量做到讓老人開心,讓家庭和諧。
她只記得了古話說的,“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忘記了俗話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些負能量的俗話。她的精神和品德值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