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記者 李恬 賀衛(wèi)明)3月3日,農(nóng)歷正月十三,一年一度的寨英滾龍藝術節(jié)舉行,吸引了湘黔渝滬等地的數(shù)萬游客前來觀看。
滾龍是松桃寨英特有的民間藝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寨英滾龍一般情況全長36米,共分17節(jié),用34人輪番舞動。以9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連接成龍骨,近500個蔑圈等距排列連接成龍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畫上斑斕的鱗甲,罩在篾圈上。龍頭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繪好龍頭模樣的布料。
龍頭、龍身裝滿彩燈,夜晚舞動時,晶瑩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飛舞,尉為壯觀。經(jīng)過幾百年的演變,寨英滾龍在傳統(tǒng)的編扎技術上加以創(chuàng)新,使其雄奇威武,栩栩如生,無論動或靜,都有一種活力與靈性。寨英鎮(zhèn)于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滾龍藝術之鄉(xiāng)”稱號。
本次活動分為吃長桌宴,下午3點開始,長桌宴流水席開始,攝影愛好者、觀眾等坐上流水席,品嘗寨英面面肉、渣豆腐等特色佳肴。
緊接著,33條參演滾龍,先參拜廟宇,再游過寨英老街,然后進入一家一戶,通過講福事等向每家每戶送祝福,希望龍神帶給主人一年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