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傾一省之力,對茶葉品質做出極致追求?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與貴州省農業(yè)農村廳共同出品的紀錄短片《一杯好茶,何為貴?》正式上線,讓我們在鏡頭中一起探尋,貴州綠茶難得的干凈與品質。
↓↓點擊下方視頻欣賞全片↓↓
貴州,是一個充滿奇跡的山地公園省。這里是美食之都、避暑圣地,不僅有梵天凈土、苗侗秘境,更有穿山越嶺的超級工程。
然而貴州的奇跡遠不如此,它與茶樹起源息息相關。100多萬年前的茶籽化石,就被發(fā)現(xiàn)于晴隆與普安兩縣交界。
今日貴州茶,飽飲山川日月,在眾生耕耘中,歷久彌新。貴州人在占全省面積92.5%的山地與丘陵之間,耕耘出了今天的700萬畝茶園,造就了名副其實的產(chǎn)茶大省。
茶山。供圖/丹寨縣政府
貴州,就是一座大茶山。地理位置、地形、土質、氣候條件和微生物環(huán)境的總和,蘊藏無限可能,而每一座貴州茶山,同樣孕育著不一樣的黔茶。
貴州茶味,為何“十里不同”?
福建引入“山場”、“氣韻”來體驗巖茶,云南引入“山頭”、“寨子”、“單株”來區(qū)分喬木茶的差異化口感。而黔茶在種植面積處于全國前列的優(yōu)勢下,覆蓋的茶山更為廣袤,更接近茶樹原生,正是“天然去雕飾”了。
自由放養(yǎng)的貴州茶自有天然魅力,貴州位處茶的起源地區(qū)云貴高原,晴隆縣和普安縣交界處更是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茶籽化石,這里的茶也分外多元。“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萬重山水不止分割出貴州山水的瑰奇,民族的多彩,更是因 “十里不同天”的小氣候,讓每一杯茶的味道,都“十里不同”。
就說貴州茶中最久負盛名的都勻毛尖。同樣是“雞湯一樣鮮”,螺絲殼高寨水庫、團山、墨沖、平浪,幾個茶山產(chǎn)地,各有不同的鮮爽:高寨水庫的出產(chǎn),芽葉更細嫩,鮮爽度更高;墨沖和平浪茶,則順滑、醇和,令人回味無窮……
在貴州,處處都有好茶味,都勻毛尖、綠寶石、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雷山銀球茶……越來越多的名優(yōu)茶進入茶客們的視野,走出深山,借助貴州人如火如荼的“超級基建”,一步步邁向世界舞臺。
第14屆貴州茶產(chǎn)業(yè)博覽會在遵義湄潭開幕。
茶的萬千之味,少不了辛勤的雙手、地道的工藝與嚴苛的標準。
貴州的茶區(qū),季節(jié)分明。在冬季走訪都勻的茶山,螺絲殼地區(qū)那漫山遍野的白色,雪茫茫一片。當?shù)夭柁r說,只要不是長時間低溫凝凍,這種降雪,反而更有利于提升來年春茶的口感。
都勻螺螄殼茶山。供圖/袁鵬
炎炎烈日的夏天,直接采片茶葉放入口中,清爽涼意沁人心脾。在遵義鳳岡的仙人嶺茶山,常年云霧環(huán)繞,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利于產(chǎn)茶的好環(huán)境。
而在開陽的楠木渡,有一片貴州茶萬千風味的 “試驗田”,在這片杜絕農藥和化肥的茶山上,黔茶1號、中茶108、黃觀音、烏牛早這些品種,已被不同的加工工藝都“擼”了一遍。
苔茶之鄉(xiāng)好風光,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出干凈茶。崔卿 攝
貴州的茶,也早已不再囿于深山老種,而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華。遵義的茶山基地里,早在十多年前,就從福建、浙江、安徽、云南引種了40余個不同品種的茶樹,如今已進入高產(chǎn)期的茶樹,在貴州這片土地上,表現(xiàn)出和外省不同風格的獨有香型,經(jīng)過后期的工藝調試,加工出了自己獨有的口感風格。
在余慶的松煙二龍茶山,種了很多“品種白茶”,從白葉一號到黃金葉、黃金芽,加工出來后測了氨基酸含量,百分比幾乎都高于國家標準4-7個點,口感也是顯得鮮甜無比,一口下去,滿滿是春天的氣息。
同時,貴州茶也更為重視干凈與生態(tài)。這里是全國第一個在茶園中禁止使用水溶性農藥和草甘膦的省份,并將禁用農藥品種在國家規(guī)定的66種基礎上增加到128種!
茶園不得使用違禁農藥和除草劑,不得使用塑料盆、塑料袋裝載茶青,嚴格實行從茶園到茶杯全程不落地……
而在農業(yè)農村部近10年的各項檢查抽查中,貴州綠茶沒有一個茶樣存在重金屬或者農殘超標,是名副其實的干凈茶、生態(tài)茶。
貴州茶的味道,飽含著一年四季的安心。
親子體驗采茶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貴州是山地公園省,黔茶也多出自好山好水之間。
梵凈山。供圖/江佳佳
就說“貴州第一山”銅仁梵凈山,許多人贊嘆奇險孤絕的紅云金頂,卻不知梵凈山區(qū)同樣盛產(chǎn)好茶,有傳說道,梵凈山麓的萬米天然睡佛,便是貪享梵凈山翠峰茶的清香,長睡不起。
清池貢茶、朵貝古茶、坡柳嬢嬢茶……類似這樣擬人化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也為貴州茶憑添了幾分人文味道。它們也往往伴隨著少數(shù)民族世代生活的民風民俗、祭祀典禮。如今的貴州,打面茶、油茶的習俗同樣在侗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里留存。
山水多元,品種繽紛,民族多彩,因而,今日貴州已擁有數(shù)十個注冊了地理標志的區(qū)域茶品牌,更是有了“貴州綠茶”這個省級區(qū)域地理標志茶產(chǎn)品。貴州的茶香,是從地域到品種再到工藝,貴州茶人的關懷,也從品飲與工藝轉向到樹種和環(huán)境。茶園是茶的群體,茶人是人的群體,各個群體之間,在貴州這座大“茶山”里,交織著無限可能性。
田茂昌 攝
古代山區(qū)曾經(jīng)道途不暢,但也為貴州留存了珍貴的文化傳承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多個民族在此世代安居。如今,貴州茶的前路,便如同一經(jīng)釋放,就氣象萬千的黔山秀水。百味貴州茶,是茶的本味,是茶文化的韻味,也是生活里的“風味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