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修建的橋上,看著村里的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從橋上走過,縣委第五巡察組的同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平頭鎮(zhèn)老寨坪村龍奔組河石便道原貌
“橋修通了,我們家娃兒到河對面的聯(lián)辦完小上學(xué)就不用再擔(dān)心,我們倆口子也就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工了?!彼商易灾慰h平頭鎮(zhèn)老寨坪村龍奔組的楊亞芬在接受巡察組回訪時,從電話聲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滿意和喜悅。
這是縣委第五巡察組近日在該縣平頭鎮(zhèn)老寨坪村開展問題回訪時的場景。
時間回到今年3月,縣委第五巡察組進(jìn)駐平頭鎮(zhèn),對該鎮(zhèn)19個行政村開展政治巡察。按照預(yù)定行程,巡察組來到老寨坪村龍奔組開展入戶走訪。
“老人家,我們是縣委第五巡察組工作人員,今天到你們村里來,看看你們有什么需要向我們反映的問題沒有,有沒有急需解決的困難?!薄澳銈兪茄膊旖M呀,可把你們盼來了。黨的政策好啊,我們?nèi)宥济撠毩?,其他沒什么問題,目前就是我們門前這條河,之前的橋被洪水沖毀了,出行太難,尤其是小孩子們,天天要到對面的聯(lián)辦完小上學(xué),都得大人背著淌水過,眼看雨季來了,一旦漲水就過不了河,主要是影響孩子們上學(xué),看能不能請你們幫忙協(xié)調(diào)哈,修個便橋就好了?!弊咴L過程中,該組村民普遍反映的都是“過河難”這個問題,希望越快解決越好。
平頭鎮(zhèn)老寨坪村龍奔組便橋修建中
“走,我們就到現(xiàn)場去看看!”巡察組走訪人員在村民的帶領(lǐng)下來到現(xiàn)場,只見寨子前面這條被稱為“平頭司河”的河中間一條線擺放了幾個大石磴子,就是村民們所說的“石步子”,過河的人都踩著石磴子通過,時下沒有漲水,石磴子僅略高于河水的水平面,稍有降雨河水就可能淹沒石磴子,的確影響出行,安全隱患極大。
村民介紹,原來的鐵便橋在2017年一次漲水時被洪水沖毀,之后村民們只好在河床上架起“石步子”,到雨季就只能穿短褲淌水過河,漲大水就沒法過了。龍奔組現(xiàn)有40戶175人,其中小學(xué)生就有17人。該組與河對面的其他三個村民組被這條“平頭司河”分隔開,四個組的群眾日常耕田種地或出門辦事都必過此“石步子”。
通過實地查看后,巡察組高度重視,將該問題列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立行立改,當(dāng)即與平頭鎮(zhèn)黨委和老寨坪村委聯(lián)系溝通,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最后確定采取村委自籌為主、村民集資輔助的方式,由群眾義務(wù)投工投勞著手修建一座人行便橋。
平頭鎮(zhèn)老寨坪村龍奔組便橋修建完成
說動就動,很快村干部就帶著群眾投工,采購數(shù)十根口徑1.2米的水泥涵管鋪設(shè)過水通道,再用水泥鋼筋加固涵管,上層進(jìn)行硬化。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努力,一條長15米、寬4米過河“便橋”便成功建成。
“最近天氣不太好,天天陰雨,我們以為修便橋這事又會‘黃’了,沒想到你們巡察組的同志這么較真熱心,群眾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在你們的跟蹤督促下,大家硬是冒著雨都把橋給修好了,太感謝你們了!”龍奔組已84歲高齡的姜永哉老人站在剛修好的便橋上,十分感動地對前來回訪的巡察干部說。(縣委第五巡察組 吳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