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年稻,壯秧產量高?!碑斍?,正是水稻播種育苗的關鍵時期,我縣打破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短板,提高育秧效率。
在普覺鎮(zhèn)真旗村農業(yè)產業(yè)園內,新引進的水稻育秧播種機正在忙碌作業(yè),一旁的村民有序的往機械內裝底土、加種、覆土,三個步驟后,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成品便源源不斷的從流水線上加工出來。
該村黨支部書記雷建軍介紹,如果用傳統(tǒng)育苗一個人一天育苗差不多在10畝左右,現在使用流水線作業(yè),10幾個工人上流水線一天育苗可以達到250畝左右,兩臺生產線同時進行,那么一天育苗能夠達到500畝。
另外一邊,十幾個工人忙著把從流水線上運送過來的育秧盤搬進大棚,整齊的放在育苗坑內進行澆水,一派繁忙的景象。據了解,農業(yè)產業(yè)園是真旗村集體經濟,也是該村的支柱產業(yè),村民除了能在產業(yè)園務工還有分紅和土地流轉費,他們干勁十足。
在大棚忙碌的譚梅仙告訴記者,產業(yè)園是村集體產業(yè),每天家里沒事的時候來產業(yè)園做工,一天有70塊錢工資,還有土地流轉費,到年底有分紅,現在育秧又是機械化,干活也不累,很開心。
今年,普覺鎮(zhèn)首次使用機械化育苗,據了解,機械化育秧不僅讓秧苗質量更穩(wěn)定,而且出苗更高,為該鎮(zhèn)水稻育苗按下了“快進鍵”,也為該鎮(zhèn)全年水稻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
“育苗基地通過機械化育苗過后,能夠滿足普覺鎮(zhèn)4000畝全程機械化種植水稻的需要,通過機械化育苗不僅能夠節(jié)約成本,而且能夠提高畝產的產量。”該村黨支部書記雷建軍介紹。
今年以來,我縣結合國發(fā)2號文件精神,大力推進農業(yè)機械化生產,目前,已在普覺鎮(zhèn)、正大鎮(zhèn)、迓駕鎮(zhèn)、盤石鎮(zhèn)、烏羅鎮(zhèn)建立五個全程機械化種植示范點,打破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短板。(記者 周麗 任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