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迓駕鎮(zhèn)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通過抓牢陣地建設強堡壘,抓實隊伍建設強組織,抓細制度建設強保障,抓好特色品牌強服務,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提檔升級。
迓駕鎮(zhèn)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聚焦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品牌建設,推動志愿服務見行見效。
陣地“搭臺”,打造志愿服務新載體。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深入推進文明實踐所(站)服務體系功能建設,打造志愿服務“橋頭堡”,不斷夯實志愿服務前沿陣地,為組織活動提供新陣地,為服務群眾提供新載體。整合轄區(qū)內資源,聚焦服務黨的政治建設、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服務廣大黨員群眾,定期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志愿服務活動。
隊伍“擴容”,凝聚志愿服務新力量。建立“8+N”志愿服務隊伍,涵蓋理論政策宣講、教育、衛(wèi)生健康、文化和體育等10支志愿服務隊,覆蓋多個行業(yè)領域。通過松桃苗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與中國志愿服務網(wǎng)廣泛吸納轄區(qū)內愛心企業(yè)人士、鄉(xiāng)土文化能人、科技達人充實各類文明實踐隊伍,壯大志愿服務力量。培育和發(fā)展社會組織及志愿服務隊伍,定期組織開展專題教育培訓,扎實推進實踐站志愿服務隊伍標準化建設,提高志愿服務隊伍專業(yè)能力和水平。
積分“蓄能”,樹立志愿服務新風尚。組建由鎮(zhèn)黨委書記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村黨組織書記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和志愿服務隊隊長的組織機構,構建“基層黨建+文明實踐”融合模式。建立激勵機制,運用積分管理,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排行榜,每月動態(tài)更新公示,培育樹立正面典型,通過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以“文明積分”兌出文明鄉(xiāng)風。
品牌“塑形”,凸顯志愿服務新亮點。樹立精品意識、特色意識,積極探索“一站一品牌”、“一站一特色”,結合本地實際,統(tǒng)籌各項資源,因地制宜打造石頭村“三地六聯(lián)”等特色站點服務品牌,把優(yōu)質服務融入邊區(qū)百姓生活圈,圍繞人民群眾所期所盼、所求所想,著力解決貴州松桃、重慶秀山、湖南花垣三縣交界地區(qū)的焦點難點堵點問題,繪制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同心圓。(縣委宣傳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