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松桃苗族自治縣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積極探索文明實踐講、評、幫、行、慶“五字法”,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涵,擦亮“尚善苗鄉(xiāng)·文明同行”志愿服務品牌。
近年來,松桃苗族自治縣積極探索文明實踐講、評、幫、行、慶“五字法”,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涵,擦亮“尚善苗鄉(xiāng)·文明同行”志愿服務品牌。
“講”理論,奏響主旋律。精心打造桃“理”飄香志愿服務項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為載體,打造“線下大講堂”;以縣鄉(xiāng)村三級應急廣播體系為橋梁,打造“空中大課堂”;以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為窗口,打造“線上大學堂”。組織理論專家、百姓名嘴深入基層傳經送寶,制作微黨課、短視頻進行集中展播,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送到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群眾家門口。目前,開展政策理論宣講20000余場,送戲下鄉(xiāng)30余場,技能培訓100余場,各社區(qū)群眾參與學習培訓覆蓋率達80%。
“評”先進,引領好風尚。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的方式,把評先樹優(yōu)活動延伸到村、落實到戶,用群眾認可的“最美衛(wèi)生戶”“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引導村民自我評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新風,持續(xù)深化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涌現(xiàn)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4人、貴州好人20人、銅城仁者10人,省、市級文明家庭10戶。
“幫”難題,釋放微愛心。將志愿服務融入日常工作,不斷完善志愿服務內容。重點推進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殘疾人志愿服務,進一步推動形成扶危濟困、扶弱助殘的社會氛圍;廣泛開展多形式的送溫暖、獻愛心主題活動,發(fā)展慈善、助殘、優(yōu)撫救助等社會福利事業(yè),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其中,縣婦聯(lián)建立由100余名婦女組成的“蝴蝶媽媽”志愿服務隊,為34名貧困“兩癌”婦女爭取救助金34萬元;
“行”好事,凝聚正能量。組織特色鮮明、形式多彩、內容豐富的文化體育、志愿服務活動。將各項活動始終貫穿于“一約、一講、一評、一榜”實施過程中,持續(xù)滿足苗鄉(xiāng)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鄉(xiāng)村文化振興。今年以來,開展“鄉(xiāng)村運動會”“掃地抹屋”“巡河護河”等各類文體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讓文明之風、文化之風、幸福之風吹進千家萬戶。
“慶”佳節(jié),彰顯新氣象。以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切入點,圍繞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深入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走訪困難群眾、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文明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引領作用,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傳統(tǒng)佳節(jié),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