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記者 龍元彬 謝慧芳)今年52歲的吳興華,是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zhèn)的一名編外老師,他在編外的教師崗位上默默地堅守了20余年。
盤石鎮(zhèn)是貴州省100個極貧困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而桃谷坪村又是盤石鎮(zhèn)最為落后的一個邊遠貧困村,學生輟學嚴重,寨中缺乏有文化的人。高中畢業(yè)的吳興華可算是寨子中的文化人,因經(jīng)濟壓力大,夫妻倆一直在外務工。2000年的一天,他接到楊家寨教學點負責人吳老貴打來的電話,希望他回來任教。
吳興華和妻子商量后,妻子覺得當代課老師工資低,難以維持家庭開銷,不希望他回家。
“我回去教書,可以更好地照顧我們的孩子,晚上還可以輔導他們?!眳桥d華再三地和妻子商量。妻子覺得丈夫說的也有道理,同意他回來教書。從此,吳興華便開始了教師生涯的道路。
據(jù)吳興華回憶,當年的桃谷坪村楊家寨教學點教室簡陋,雖然學校已圍上水泥磚,可是屋頂上是兩根成“人”字形的樹子搭在上面,蓋一層塑料薄膜后,鋪的是稻草。每當遇到刮風下雨時,塑料薄膜就被風吹得噼啪作響,雨水也順著風灌進教室,影響學生上課。
“下雨漏水,教室里滿是泥漿,大家都得穿長筒鞋?!眳桥d華說當年的條件十分艱苦。
2004年,當?shù)卣畬罴艺虒W點進行了修繕,蓋上了瓦片,孩子們可以坐在安全、舒適的教室里上課。當年,仁廣村、十八箭村等附近村寨的部分學生也來到楊家寨教學點上學,人數(shù)達到40多人,教師增加到了5人,代課教師的工資也漲到了400余元。
2012年,桃谷坪村修建了通村公路,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去了鎮(zhèn)完小和縣城就讀,楊家寨教學點只剩下10余名學生,三名教師因工資較低而轉(zhuǎn)行外出打工。當年,吳興華由代課教師轉(zhuǎn)變?yōu)榫幫饨處?,他領(lǐng)到了1200元的工資。
2015年,吳老貴老師因病去世,楊家寨教學點只剩下吳興華獨自一人在堅守。
“他們都走了,如果我也不教了,孩子們就得走很遠的路去上學。”吳興華說,只要有學生,他都會堅持下去。
2018年,全縣10人以下的教學點進行調(diào)整,桃谷坪村楊家寨教學點被撤并,吳興華調(diào)至盤石鎮(zhèn)布妹村教學點任教至今。
“吳老師很關(guān)心我們,我家姐姐也是吳老師教的,我們都很喜歡他?!辈济么褰虒W點三年級學生吳海飛說。
吳興華在給學生檢查作業(yè)
近幾年,吳興華家有3個孩子陸續(xù)考上了大學,他每月2200元的工資收入遠遠不夠家里的開支,為了緩解家庭經(jīng)濟壓力,妻子只能再次外出打工。
“老師好!”吳興華說,每當聽到學生這樣的問候,心里就暖暖的,感覺像開了一朵花。
21年來,吳興華默默地堅守在編外的教師崗位上,用一顆熱愛教育的心,浸潤著大山里的孩子健康成長。